公告版位

 


感念恩德  作師所喜         如俊法師開示        義工前行97.01.18


當義工是生命中重要的一步


能排除萬難、千辛萬苦來當義工,師父和傳承師長一定會替你高興,我也會替你高興,這不是客套話,而是我真實的感受,因為能來這邊做義工如同這時代能夠剃度出家一般,都是非常難得的事,都是死生輪迴中很重要的一步。為什麼呢?以下面三個經典上的故事來說明。


 


故事一:長阿含經中的公案:


帝釋天以及很多天人在讚嘆佛功德的同時,梵天也談到佛的另一項不共的功德:久遠劫前,有一國王名叫地主,其子名慈悲;宰相名叫典尊,非常能幹,其子聰慧,名叫焰鬘。慈悲和焰鬘以及國內六位婆羅門的兒子從小就是好朋友,八人親如兄弟。國王將國事都交給忠心能幹的宰相,而事實上典尊治國遇到疑難雜症,就問兒子焰鬘,事情都能如願解決。


典尊往生後,焰鬘接宰相位,治國更得力,人民尊稱大典尊。國王年老後,慈悲王子接王位,並將國土分成七份,與六位婆羅門子同享王位,由焰鬘掛七國相印。焰鬘又收了另外七個婆羅門為學生,每個婆羅門又各帶一百位助手,分別到七個國家幫忙治理,將天下治理得很好。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8年大專冬令營日誌   0118~19


十八日一早,數百位義工集聚桃園開南大學,為首次舉辦的冬令營暖身。在冷颼颼的寒風中,大家陸續到達。前行時,李主任首先隨喜大家,能夠在這寒冷的冬日,參與這個不一樣的法會,是非常殊勝的因緣,「因為不管這五百個學員來時帶著什麼表情,三天之後,一定帶著一份善根而離去,而我們因為有著共同的承擔及發心,也種下了一份成佛的因緣。」


主任又提醒大家:「師父常說意樂是最重要的,我們今天來這兒,意樂可以是度過幾天愉快的時光,也可以是期望眾生成佛。意樂不同,結果也就不同,所以大家一定要調整好意樂,全力以赴。」


午休後,各組義工迅速的進入情況,由大寮到器材,由至誠樓到體育館,都看得到義工們忙碌穿梭,匆忙卻有序身影。


堆堆鮮花經過了輸送帶邊的巧手,插出了美麗的盆花;講台上掛上了橫幅、佈置出壇城,講台下舖上了地毯、架上了螢幕,牆上貼出了精采動人的海報;為了遮陽,窗前還拉起了數十片布幔;叫人讚嘆的,是每個人都掛著喜悅的笑容。哎呀!怎麼可以只感受到愉快的氣氛呢?應該是隨喜這一群快樂的未來佛,歡欣的準備著一場善妙法會吧!


 


晚上的提升,如俊法師為義工們開示。許久沒聽聞如俊法師說法了,大家不免心中雀躍、充滿期待。法師告訴大家,聽法前要一定要思維聞法勝利,做一切善法之前,要思維這是為作師所喜,結束時更要感恩上師和諸佛的加持。


法師提到,我們多生多世被上師辛苦的攝授,一步一步跟隨師父走到今天,這是無限生命有史以來最珍貴的機會。在這珍貴的機會和環境當中,你每多往上跨一步,都是過去生無量劫上師用頭目腦髓、與自己努力淨罪集資換來的。我們現在正在領納師父的恩,只要受持一字一句,付之於身語意,都值得讚嘆和歡呼。因此一定要記得憶念上師,祈請他在無限生命繼續帶領我們。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的5封信


 


第一封:你的時間在那裡


聯華電子總經理吳宏仁談-「你的時間在那裡」


40歲以前,大部份的人是相同的,升學讀書升學讀書...,建立自己基礎。在父母親友,社會價值觀影響及誤打誤撞的情況下完成基本教育。選擇讀書,應該一鼓作氣,在您尚未進入產業時,能讀多高就多高,畢竟何時進 入產業,您都是社會新鮮人。


但是一旦您已經有工作經驗而又有心進修,當然管道很多,相對的掙扎也多。 因為您不知現在的年紀、條件、資歷、、、再去做進修這樣的投資是否值得? 如果,您認定一輩子要當上班族,學歷對您而言相信是很重要的,


否則,時間寶貴,不容許您再走錯路。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杯水人生」


有一次,我們幾個分別了多年的同學,相約去拜訪大學的老師

老師很高興,問我們生活過的怎麼樣?

不料,一句話就勾出了大家的滿腹牢騷
大家紛紛訴說著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壓力大呀,生活煩惱多呀,
做生意的商戰失利呀,當官的仕途受阻呀


 


彷彿大家都成了時代的棄兒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俊法師在大專冬令營第一次大組長會議時對學員所作的開示


 


     法師首先關懷此次正行學員的人數,報名報到組告知法師此次正行學生人數為552人,法師說552是一個很殊勝的數字,並要在場義工思惟552這個數字殊勝的原因(結果大家都沒能想起來),法師於是告訴我們:阿底峽尊者552生都是苾芻身(讀誦大波若經的殊勝也在第四品卷552),隨後法師關懷壇城是否已佈置完成,並關懷其他組員;法師隨後為大家開示,期望大家隨時都要做好以下幾點:


 


關懷藉由關懷來生起利他的心,並且時時對同行觀功念恩,我們必須生起菩提心,發自內心的生起利他的心並且如理實踐。而上師即是一位真正發願為眾生解脫痛苦的人。他清楚自己的願力,所以生生世世不斷重返世間,救度每一位眾生,陪著我們走完最後一程。由於菩提的生起,他對於將自己的快樂分與他人,而自願承受他人的痛苦。菩提心代表全然毫無保留的願以己樂換他痛苦,並以堅定的決心、信心和勇氣為眾生的解脫和利益而付出。它是藉由我們與生俱足的潛能,也就是佛性,以及願力而成辦的。當我們起真正的菩提心時,便能圓滿證悟法身。而此時上師的利眾事業也才能如行雲流水般,隨緣無作而行。


 


祈求譬如「文殊菩薩祈求頌」,裡面有「祈求增長聞思修慧能,祈求增長講論著智慧」,藉由如理的祈求,希求加持、教誡,願意去承擔眾生業的一種菩提心,然後祈求能夠感得將來有更圓滿的教誡能夠去受用,使我們的內心漸漸的與正法相應。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Apple CEO Steve Jobs對史丹佛畢業生演講全文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


我從來沒從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近的一刻。
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各位親愛的同修:


 


     話說每次出版「福智之友」,您有沒有抽空仔細拜讀呢!? 自從我弟弟過世之後,我深深地得到師長與團體的攝受,比較認真閱讀每一篇文章(最近也在回頭仔細閱讀該刊物),我發現自己跟其中的師父的法語或是作者的生命體驗很相應,特別是在親子關係或是師生關係因為「觀功念恩」的學習中獲得生命的轉折非常相應!


 


     像是最近閱讀的第七十六期的「爸媽以畫憶往」這篇,我就很感動,半夜躺在床上哭的希哩嘩拉,因為我爸爸十年前因為射護腺癌往生了,我老爸跟我老媽年紀相差十二歲,又是典型的外省籍爸爸本省籍媽媽,文化背景的衝擊,使得他們老夫少妻的相處方式甚為不和合,那時候當兒女的我們也愚痴到不行,沒有善巧的方式,讓他們夫妻之間有更細膩或是更和合的生活方式,總是為了解決不完的「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瑣事煩心到吵鬧不休!看到月文師姐跟妹妹細心耐心的引導父母走向快樂的退休銀髮族生活,真是羨慕不已可也來不及啦!


 


     另外一篇就是說到,「教育的真正味道」轉述很多老師參加教育研習營時分享的生命故事,每個故事都很精采也很動人,我自己以前也是個被寵的學生,脾氣大的很,愛我的老師都怕對我說重話,對我都很隱瞞,因為怕我易感的性情受到傷害,反而使我在讀書學習的路上遇到更多更大的挫折!看到現在大環境的問題、社會的問題引申出很多的家庭教養問題,學校教育帶來從事教育的工作者莫大的挑戰!這究竟是誰的責任!?家長!?校長!?或是老師還是學生本身呢!?想起我的來時路,自己的學習路程,給老師或是給父母多大的災難,真是懺悔呀!師父從提振教育、文化、人心、大地著手,真是高明!每一個概念,每一個做法都有條分縷析的理路與次第,更是高明!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里仁為美 善的循環 
文大舞研二林恩 編輯

是怎樣的餅乾,在沒有廣告的情況下還能暢銷六年之久?
是怎樣的餅乾,颳起食品界「回歸自然」的健康旋風?
是怎樣的餅乾,一上架沒多久便搶購一空的好口碑?

胚芽餅有著很大的正念與善念,引發了許多不可思議善的循環。

胚芽餅的源頭來自師父的悲願。從開發到供不應求,師父用智慧教我們如何抉擇。胚芽餅的背後有著:利益眾生、幫助一切人的心。幫助人不是只給他好吃的,而是淨化人心的理念。利益眾生不是給他這個餅,滿他的願,而是以無限生命的角度,真正將其從生死輪迴中救出。胚芽餅中,蘊含著強大的善念。師長教導我們用清淨的動機,在誠信、互助、感恩的理念之下,創造飲食環境的新希望,更締造「善的循環」新能量。 

     「福義軒」是老字號製餅工廠,曾華盈老闆從小看父親做餅乾,從父親手中承接經營已有數十年,就像一般餅乾工廠一樣,賺錢拼月績、仿效跟進大廠的產品、摻放食品添加物等等,似乎都是理所當然的事。但透過胚芽餅的研發,與「里仁」多次的互動下,餅乾廠由原料到設備的調整,從為了業績到「不是為了賣餅乾而做餅乾」的信念,老闆與製餅師傅們的心態轉變了︰秉持給大眾比較健康的餅乾,更充滿信心地表示不要再走回頭路,會繼續朝著「無添加物」的食品邁進。一塊塊胚芽餅,帶動了台灣的食品市場,一千多家有機商店在台灣生根,不但受益了許多文明病患者,造福人類,更讓我們知道,只要有人一顆純善利益別人的心,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會出現在眼前。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暇滿人生多美好 --- 生命的轉變 

      你想為你的生命立定什麼樣的目標?



「服務人生,無私的心」
      我們的生命目標是為自己或為別人?大部分的人是為了自己,但實際上,我們活著的目的不應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別人;透由服務人群的過程中,改變自己的生命,提升自己的生命。


      生命實際上是有另外一條路可以走的,生命的另一條路是可以讓你覺得生命很踏實,而且可以讓你生命沒有追悔的過完這一生。如果你真的去實踐,去看到這些人所做的,會覺得這些人很不簡單,因為那是我做不到的。人都有一顆心,當你的心,真實的接觸到這些為人群付出的人,你就會發現,你的內心會有一種覺醒的感覺,你會知道人不能僅僅單純為自己而活,你就會有這種覺醒出現,因為人的心是靈活的。

「服務人生,無私的心」,這是我們的生命目標。



by 如證法師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區聯合義工培訓重點整理  96/12/08

1.學佛法的根本--要了解苦樂的問題(離苦得樂-除了自己也為了一切有情)

2.皈依的根本原因--透過以前的善根以佛法的角度去看待事情 

   觀照自己的無名習氣

   以前有許多錯誤的知見與習性--要改變習慣

   (剛開始時很痛苦慢慢會習慣)--扭轉自己的習氣

  改善的好處--能夠往上走(走上無限的道路*增上生*)

   知見---行持---對境觀照反省(要了解行持的重要  隨學隨做)
 

3.我們所安立苦樂的標準有三個:

   a. 眼前好? 將來不好 (依循自己的習氣)

   b. 眼前好? 將來好

   c. 眼前不好? 將來好 (依循業果的準則)

   評估事情要用這樣的模式去評估 

   淨智營就是在談這樣的事情--之後去實踐提升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