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俊法師於台大演講 2008.10.29
1. 師父問我們:「你能不能作主?」有的同學說能,有的說不能,但都代表不能作主,甚至我連決定要反駁或不要反駁時,也不能作主。因為你永遠處於被動。
2. 我問:「師父,您怎能知道無色戒天經八萬大劫有如一剎那?」師父講他親自打坐的經驗。
3. 我很苦惱地找師父,師父說:「我們已經多生多劫在一起了,你何必因為目前小事而斤斤計較?你相不相信:『予人愈多己愈多?」」我回答:「恩」師父說:「那就沒有問題了,你可以出去了!」
4. 當侍者時發現師父擁有精通是間學問的經驗:
(1) 你要如何證明這世界是有無線多元空間? 簡單來說,「對於任何一個所觀察的境,一定有一個相對能觀察的心」這項道理便可證明。還是不懂?只要證明有無限對不同的兩兩向量,因為兩個不同向量就能夠成一次元,因為有無限對這樣的向量。而「境」和「心」就分別是一對兩個不同的向量。
(2) 物理學家只能解釋不同能量的形式,不能描述不同能量的等級。
(3) 儒家學習標準:「以經解經。」不要以個人意思解經。師父真的作到了,當我拿論語的問題問他,他會建議我看中庸的某一段,比xx覺王還厲害。「大易」和「中庸」相表哩,中庸講的是佛法的「緣起性空」的道理。
領受到師父懾人的學問,我不禁問師父:「您是如何做到的?」師父說:「當你讀懂大學課本,再讀小學課本,就容易多了!」古代很多祖師們從小就是現了強大的學習能力,那是因為他們就由研讀佛法,一方面了解萬法的本質,二方面改良內心觀察工具,因此不論學什麼都很快。師父說:「任何事情都有訣竅,掌握了便可迅速趣入。」
5. 佛法先讓我們認識這個能觀察外境的心,並使你的觀察工具能有所改良。
6. 面對一天生活或整個人生的境界,師父都流露出他平時跟我們宣說的道理,親身實踐了「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與師父靠的愈近,相處的時間愈久,敬意愈深。
7. 在師父圓寂前,師父無法排便,需用藥物和其他機器幫助排便。因馬桶中的糞便都被沖成稀水狀,無法計量。如俊法師索性用手撈起來觀察糞便量,報告師父和醫生。之後,師父還向我開示「從撈糞人到趣入大乘佛法的過程」。
8. 過年時師父會教法師們包水餃,結果發現每一桌的成果中一定有一顆水餃最成型,那個就是師父包的。
9. 問題:「財經系要如何和佛法結合?」
回答:「首先要先反省自己唸財經系的目的為何?然後再想要如何達成這些目的?以我讀經濟系的經驗和你們分享:總體經濟學家關係的問題就是如何讓經濟體持續成長和發展?但等到讀了佛法後,才發現以前學的那些方法都不管用。假如市場經濟;資本主義行得通的話,那就不會有印度失敗的例子了。以佛法的角度而言,為什麼會有一群人都如此貧窮呢?就是過去世這群人也集體要下了貪婪的因,或使別人貧窮的因,才會感此惡果。」法師講解的過程中也提到他在研究所時的精采成績:「如何解決台北市的停車問題?不是再花錢興建大型停車場,而是提高停車費。」
還有法師提到一個廣論居士和「500瞎子和明眼人」的故事。前面那位居士代代富有,但從曾祖父以來,他們都秉持樂善好施。還記得他的曾祖父的年代,有一天下大雨,剛好碰到一行送葬的隊伍,因為天候不佳想借宿一宿,而他的曾祖父竟然答應了,而且還允許他們把關才放在他們家的正廳中。神奇的是,第二天起來時發現送葬隊伍的人都不見了,只剩下那口棺材,打開一看,竟然發現裡面都是日本龍銀。至今,他們仍細心保存那些龍銀,留為教育後代的傳家之寶。「500瞎子和明眼人」的故事是要應證為何有一群貧窮人。
以前有500位瞎子跟著一位明眼人走,但走到一個特別的地方時,明眼人說:「前面的地方有比較多盜匪,你們身上的財務很可能因此而被搶走,不如你們把財務托付給我,起碼我看的到可以閃躲,等到強盜離開後再還給你們。」500位瞎子就信任的把錢財交給他,但沒想到明眼人竟然就捲款而逃。500位瞎子因為找不到明眼人和他們的財物,十分痛苦,祈求佛的加持和協助,經過一系列複雜的過程,最後終於讓他們得以重見光明。阿難於是問佛陀:「為何有此因緣?」佛說:「在更早的年代,那500位瞎子是一群工人,有一天一位有錢人請他們幫忙建房子,並給了他們薪水,但沒想到他們後來竟沒有工作就逃跑了,因此他們須還這個債。」
10. 農藥氾濫的程度到每一位母親的母乳都可檢測出農藥殘留。
11. 一位法師決定出家的因緣:當他某次在傳統市場買蔬果時,發現它竟不自覺挑些小的、醜的、爛的,他赫然領悟他這些年的改變。
12. 問題:「有沒有永恆不變的靈魂?」回答:「沒有。這好比一支蠟燭點燃下一支蠟燭,但整個過程中,並沒有一根永恆不變的蠟燭。」
13. 心識是能觀察境界、能理解的力量。相較於外境來講,有一顆能觀察的心;相較於心來講,有一個被觀察的境,兩者是同時存在的。
14. 何謂「真正快樂」?每個有情的心都有離苦得樂的本能,此特徵是不須學佛就有的。而「真正快樂」是這個「離苦得樂」的本能真正獲得滿足的時候,也就是成佛。
15. 問題:「植物有沒有心識?」回答:「你或許會測量一些電生理數據、含羞草、化學分泌物的改變等等來說明,植物會對外界環境的改變,產生不同的反應。但你並不能因此證明他是有心識的。就好比你不能因為鋼板會彈回來,就說鋼板是倔強的。另外,固然有些植物會因攀附地方不同而有不同的生長面貌,那也不能因此說植物有心識。那只是好比我們搬新家後,會有不同的裝潢陳設而已。」
筆記是正宗師兄當晚就整理起來的 隨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