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幾個 小故事


< 九九一族 >


有位國王,天下盡在手中,照理,應該滿足了吧,但事實並非如此。國王自己也納悶,為什麼對自己的生活還不滿意,
儘管他也有意識地參加一些有意思的晚宴和聚會,但都無濟於事,總覺得缺點什麼。  


一天,國王起個大早,決定在王宮中四處轉轉。當國王走到御膳房時,他聽到有人在快樂地哼著小曲。
循著聲音,國王看到是一個廚子在唱歌,臉上洋溢著幸福和快樂。國王甚是奇怪,他問廚子為什麼如此快樂?
廚子答道:"陛下,我雖然只不過是個廚子,但我一直盡我所能,讓我的妻小快樂,我們所需不多,頭頂有間草屋,
肚裏不缺暖食,便夠了。我的妻子和孩子,是我的精神支柱,而我帶回家哪怕一件小東西,都能讓他們滿足。我之所以
天天如此快樂,是因為我的家人天天都快樂。"


聽到這裏,國王讓廚子先退下,然後向宰相諮詢此事,宰相答道:"陛下,我相信這個廚子還沒有成為「九九一族」。"
國王詫異地問道:"九九一族?什麼是九九一族?
"
宰相答道:"陛下,想確切地知道什麼是九九一族,請您先做這樣一件事情,在一個包裏,放進去九九枚金幣,然後把

這個包裹,放在那個廚子的家門口,您很快就會明白,什麼是九九一族了。"
國王按照宰相所言,令人將裝了九九枚金幣的布包,放在那個快樂的廚子門前。


廚子回家的時候,發現了門前的布包,好奇心讓他將布包拿到房間裏,當他打開包,先是驚詫,然後狂喜:金幣!
全是金幣! 這麼多的金幣!廚子將包裏的金幣全部倒在桌上,開始查點金幣,九九枚?

廚子認為不應該是這個數,於是他數了一遍又一遍,的確是九九枚。
他開始納悶:沒理由只有九九枚啊? 沒有人會只裝九九枚啊?那麼那一枚金幣哪裡去了?


廚子開始尋找,他找遍了整個房間,又找遍了整個院子,直到筋疲力盡,他才徹底絕望了,心中沮喪到了極點。
他決定從明天起,加倍努力工作,早日掙回一枚金幣,以使他的財富達到百枚金幣。


由於晚上找金幣太辛苦,第二天早上他起來得有點晚,情緒也極壞,對妻子和孩子大吼大叫,責怪他們沒有及時叫醒他,
影響了他早日掙到一枚金幣,這一宏偉目標的實現。他匆匆來到御膳房,不再像往日那樣興高采烈,既不哼小曲,
也不吹口哨了,只是埋頭拼命地幹活,一點也沒有注意到,國王正悄悄地觀察著他。 


看到廚子心緒變化如此巨大,國王大為不解,得到那麼多的金幣,應該欣喜若狂才對啊。
他再次詢問宰相。宰相答道:"陛下,這個廚子現在已經正式加入「九九一」族了。
九九一族是這樣一類人:他們擁有很多,但從來不會滿足,他們拼命工作,為了額外的那個「一」,他們苦苦努力,
渴望儘早實現「百」。原本生活中,那麼多值得高興和滿足的事情,因為忽然出現了湊足「百」的可能性,一切都被打破了, 


他竭力去追求那個並無實質意義的「一」,不惜付出失去快樂的代價,這就是九九一族。"


 


--------------------------------------------------------------------------------------------


< 守財狗 >


佛陀最關心眾生的心念,所以應機施教、化導眾生;


在佛經裡面,佛陀常常提起眾生前世今生的事例,作為教導我們的教材。


 


有一次,佛陀從杜提長者的門口經過,探頭一看,這位長者不在家,但見長者家富麗堂皇,


所用的東西都是很舒服的,還在大廳旁放著一張可以半靠半躺的椅子。


長者家中養了一條狗,他非常寵愛這條狗。平時,大廳的躺椅一般人不可以坐,但是,這隻狗三餐都會爬上這張椅子吃飯,他們甚至用很漂亮的碗裝著很好的食物餵牠。


佛陀經過時,剛好狗在吃飯,這隻狗看到佛陀探頭進來,就從椅子上跳下來,


很兇狠地一直吠,使得佛陀沒有辦法靠近。


佛陀對著狗說:「你就是這分貪瞋癡念不去除,過去生這樣,現在生也是這樣,


還是這個習氣不斷啊!」然後就轉頭離去。


狗聽了佛陀說的這些話,就悶悶不樂地趴在地上。


沒多久,杜提長者回來了,這隻狗也不像平日般歡喜地前後纏著,仍然趴在地上不動!


連主人叫牠,牠也不理,甚至從表情來看,也是很不高興的樣子。


於是主人就問佣人,是誰得罪了牠?為什麼牠會不高興?


佣人就向主人報告說,剛才佛陀來過,這隻狗從椅子上跳下來大聲吠叫,


佛陀講了幾句話,牠就靜了下來,連飯都沒有再吃。


這位長者愛狗心切,馬上去找佛陀,問說:「您是那麼慈悲,但為什麼從我家經過,卻罵我的狗,讓牠悶悶不樂呢?」


佛陀回答:「你那麼關心這隻狗,是因為這隻狗過去生是你父親,所以你關心牠,牠喜歡你,這是很正常的事。」


杜提長者聽佛陀這麼說,難免心中生疑,於是問道:「用什麼方法來證明牠是我的父親呢?」


佛陀說:「他有守財執著的習氣。在你小時候,他怕財產失落,所以埋藏一些金子和財物;


因為他執著的念頭很重,死了以後,還不放心這些金銀財寶,所以又再回來投胎到你養的母狗胎內。


一出生牠就特別愛你,平時也沒有離開牠前生所坐的地方。你若不相信,可回去問牠,過去所藏的財物在哪裡?」


這位長者聽了之後,就回去了。


回到家後,他真的摸摸這隻狗,蹲下來向牠說:「你若真的是我父親,就帶我去你埋藏財物的地方。」


結果,這隻狗在大椅子底下不停地嗅,並且用爪子一直扒。


長者看到這隻狗的舉動,半信半疑,於是叫工人移開椅子下的地磚,然後慢慢地挖啊挖的,


果真掘了一尺多深就發現許多裝金銀財物的甕,還有珠寶箱,全部都藏放在這張椅子的地下啊!


這位長者看到這些東西時,不禁淚流滿面地說:「可怕!心念執著實在可怕


我的父親為了守這些財物,竟然在往生以後,還回來投胎生為一隻守財狗啊!真是可憐、可悲、又可怕!」


※  ※  ※ 


所以說,人若不好好地控制心念,一旦執著心深植了,則習氣不只在今生,還要帶到來生去啊!


執著、愛染就像一條繩索;貪念,就像一條鎖鏈。


將來即使捨了這個身體,來生還是會被這條鍊子鎖在這分最煩惱的業障裡。


所以,學佛要自我訓練,洗除染著的習氣,鍛鍊出自我超越的定心。


修行不離心,懂得滿足就是最富有、最幸福的人生。


現代社會多元化,世界的距離也愈形縮短,許多人離鄉背井遠到他方做生意,


若能安分守己,正直誠意謀生,就是人生正確的途徑;


但是有的人因一念貪心,矇騙欺詐、作奸犯科,這都是在造惡業。


 


佛陀曾說過一則故事


很久以前有位從事海上貿易的長者,生意做得非常成功,也很富有。


這位長者卻覺得:財富就像鏡花水月那麼無常,汲汲營營有何用呢?


尤其看到許多處在貧窮、病痛中的人,苦不堪言,所以他就發願,


要將自己的財富與人分享──對貧者施糧食,病者施醫藥。


長者布施的名聲漸漸地遠近馳名,人人尊重他,更有許多病患不辭路遙前來求取醫藥。


他還是會和商隊一起到遠方貿易。


有一次在回程中,天氣非常炎熱,商隊一行人好不容易找到一口井,大家爭先恐後地搶水。


長者看大家喝了水又提振了精神,他才高興地取水喝。


此時,商隊中有人看見長者的包袱裡,有好多價值連城的珠寶,就心生歹念,趁長者取水時,


將他推入井裡。大家分了珠寶,就回國了。


國王看到商隊回來,卻不見長者歸來,懷疑商隊的人在半途陷害長者,但苦無證據,也無可奈何。


另一方面,掉入井中的長者很幸運,這口井並不深,跌下去沒有受傷,很快就脫困回家了。


國王看到長者回來,非常歡喜,但是看到他一身狼狽,心中更加疑惑,一直追問長者:


「為什麼沒和商隊一起回來?」長者不願拖累他人,只對國王說:「我這回什麼寶物都沒得到,


只因路途遙遠,所以才這麼狼狽,是我自己沒有福氣。」


國王仍然不相信,決定要嚴辦那群商隊。長者知道後,趕緊向國王求情:


「國王!這些人只是一時的利欲熏心,而起了貪念,不值得國王動怒。


還有很多家庭需要靠他們生活,請讓他們有機會能改過遷善。」


他一再懇求國王饒恕他們。


國王見長者這麼仁慈,就對商隊的人說:「看看這位長者的仁、德、慈、愛,難道你們都不受感動嗎?」


大家都非常懺悔,向這位長者叩頭感恩說:


「所有的寶物,都歸還您。您向來濟貧救病,財物在你的手中,可以救很多人;


財物在我們手中,都是造惡業,我們也要跟隨您學習如何行道、自我懺悔、洗淨自心。」


佛陀說,人生就是一念心,這位長者護住「施慈用悲」的心,將一切眾生當成自己的家人,


不斷地付出仁德大愛,即使遇難時心中都毫無埋怨,還是以憐憫心憫念一切眾生。


聽了這段故事,讓人知道,要以同體大悲的心,視眾生的貧病,如自己的貧病一樣。


為了讓眾生能夠幸福,所以施慈;不忍心眾生的苦難,所以用悲。即使遭受傷害,也要平心靜氣,


這分寬宏大量,就是菩薩心。而「慈悲」二字更應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時時保護好自己的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002808 的頭像
    mi002808

    廣論學習與佛學分享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