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樂親近軌理      禪聞法師        鳳山寺定培970412

 

聽聞的前行準備

 

    每個人皆有趨向快樂的本能,而世間提供各式各樣的方便解決苦樂的問題,但是我們知道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來學佛,找一個有經驗的人跟他學習。

要如何親近善知識呢?我們可以先練習聽師父的帶子。廣論、南山律在家備覽、般若經這三本經論是師父所重視的,所以我們可以發心好好學習這三本經論。

「所有的答案都在廣論中」這是師父深刻的體會我們有任何的問題,都可以試著在廣論裡找答案,至於如何在廣論裡找答案,如理好好地聽聞廣論,就會理解這句話。

    學習廣論前的前行很重要,甚至比正行重要。世界上頂尖的運動員在比賽之前,都會先將自己的身體狀況調適到一個最好的狀態,因為大家的實力都差不多,比賽的決勝點即在於當下的專注力。學習也是一樣,學習要靠身心,當身體狀態好的時候,心理明晰,感受性就容易升起,所以我們要學習讓身心都保持在最佳狀態,休息的時候要會休息,關於休息的方法我們日後會說。修行要能關注到心理、身體等各方面,學習佛法需要全面性的觀察

    首先我們可以先養成良好的聽聞習慣,聽聞需要用心聽,如何讓心處於清明的狀態?可以先從坐姿著手。駝背容易讓心識暗鈍,修行淺的人的心識有很大一部份會被身體牽動。關於心識存在與否,法王曾經和科學界有過ㄧ次對談。科學界認為萬物以物質產生,最終將回歸物質,快樂、痛苦的感覺非以心作用,而是透過化學物質作用在腦部的特定區域而產生;佛法認為人有粗分和細分的心識,粗分的心識會受到生理的影響,但不能說人的一切活動皆由生理產生心理,透由修行,粗分的心念能受到控制,反而可以用心識影響外在。因此,坐姿是第一步,自然地用骨架撐起上半身,脊椎筆直、雙肩自然放鬆,累的時候可以調整坐姿。

    學習用心,可能需要長期的摸索,聽錄音帶時可以聽一聽祈求一下,聽一聽再祈求一下,這些都有助於聽聞的效果。可以選擇六臂怙主贊、密集瑪、聖號等等與自己相應的緣念,念的時候升起懇切的悉求心。念怙主贊時可以觀想怙主的形象,想像其為師父的化現,由於學習廣論是從聽聞師父的帶子而來,學習跟師父祈求,漸漸地某些感受會和師父相應。僧團學習五部大論時,也是會向經論著作者祈求,祈請加持。緣念的時候我們可以觀想面對宗大師、師父及佛陀,自己化身千百,懇切頂禮。藉由祈求可以讓自己處於恭敬懇切的狀態,這樣有助於讓自己和佛菩薩相應,法能因此更深刻地作用到自己身上。另外,時時地檢查自己的狀態,緣念的時候是否有對應的境,這樣可以幫助自己趨向正確,而不是只是念文字。

 

華巖九心孝子心 (P29.)

這一個階段的課程,法師以廣論裡的孝子心作為上課的主軸。七分鐘的內容,法師反覆帶著我們聽了三次,從架構到細節再辨明思惟上的謬誤。以下是三次講說的重點整理。

    學習佛法需要善知識,若帶著錯誤的見解尋找善知識,是無論如何都找不到善知識的。華嚴九心裡的孝子心即是承事善知識的根本。孝子心是出於相信善知識是佛,方有棄自在捨、捨於尊重。我們先來聽一段七分鐘的錄音帶,聽的時候先聽脈絡,再聽師父所舉的心相,這兩項都掌握住了就初步具備了聽聞軌理的基礎。當你們聽的時候,或許心裡會升起一些感受,這個時候記得別跟著自己的心緒走,要把心緒拉回來,專注在師父的解說上面。在聽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無法專注了,可以每三分鐘停一下,聽懂了再繼續。學習的第一步在於學會聽聞,當你因聽聞而升起美好的經驗後,後面的思、修就不會太難。透由聽聞,專注力提升了,進而提升掌握內涵的能力,隨之而來的,對於師父所講述的心相的理解力也會提升。

    在我們聽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卡在某個段落住,倒帶回去,一遍、兩遍、三遍還是卡在相同的地方,這是因為我們沒有相關的經驗,對於師父所講述的心相很難體會,我在初學佛法的時候也有同樣的問題。聽不懂,怎麼辦呢?卡住的地方正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如何突破?靠的是希求,對師長修信念恩。

 

修信念恩

    思惟是種貫性,錯誤的思惟方式容易引起痛苦,這也是一種無明。隨順著自己的習氣、思惟的方式,會將痛苦持續下去。道次第的根本是依師,我們升不起修信念恩,信不過善知識是佛,為什麼呢?

同學回答:

因為串習不夠、不知師長功德、資糧不夠、不知道佛的形象,怎麼知道師長就是佛呢?因為愚癡。

    這些答案不能說是錯,但是不明確,回答的範圍太大而沒有對應到問題本身。例如說因為不知道佛的形象,所以不確定師長就是佛,那麼要知道佛的形象我們是不是要去研讀佛的三十二相,三十二相裡提到的某個形象,你可能又不懂,然後又去追查那個形象的解釋,這樣是不是有可能越追越遠而偏離了原本的問題?另外,剛才所提的答案裡有下士道、也有中士道的內涵,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在道前基礎,能說因為我們下士道和中士道還沒學到,所以我們道前基礎不會嗎?這就好像說一個小朋友不會加減,是因為還沒學到乘除的關係。大家要注意一點,學習廣論在次第上是很重要的。我先不公佈答案,大家可以多串習、思惟這個問題。

 

-----------------------------------------------------------------------------------------------------------------------------------

 

DEAR ALL

目前去了兩次定培,每次參加完之後都覺得法喜充滿,

受到法師們的燻習,好像自己也長養了一點智慧

不過這種飄飄然的感覺似乎持續不了多久,話說在四月的

定培開始的前幾天,我試著回想三月的上課內容,發現竟然

法師們到底說了什麼呢?除了標題意樂親近軌理之外,內容全忘光了,

 

有感於事態嚴重

這次嘗試著在課後做重點筆記,一方面訓練自己聽聞的能力,一方面也

藉由整理加深自己的印象。

我只先整理了第一天的第一堂課,禪聞法師講述的意樂親近軌理這一段,

因為覺得這一系列的課程很精采,希望能跟大家分享,

 

對於法師所講述的內容,我可能還沒有辦法完整的摘錄,

僅就所聽聞到的整理出來,

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

最後感謝把我送進定培的師兄師姐,這些課程真是受益良多。

 

                                                                                               昭圻合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002808 的頭像
    mi002808

    廣論學習與佛學分享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