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目前分類:法師說法開示 (2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下午課程)


v復習:


    上午談到道總建立,輪迴的痛苦,我們不要,我們要的是解脫的快樂。但是如何解脫,我們並不知道,因為這條路沒有走過,所以靠善知識的引導。佛陀經教,八萬四千法門,總體來說就是道次第,沒有一種法門例外,可以離開道次而成佛,佛佛道同。


 


師父如何引導我們走清淨的增上生道?






¡師父如何引導我們走清淨的增上生道: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午課程)


v前言:


    我們在這一生能夠值遇師父,實在是感到非常慶幸。菩提道次第廣論是闡述必須修行的內涵。這個教授未曾在漢地清楚的傳授。當年法尊法師翻譯了菩提道次第廣論之後,因為整個大環境的種種因素而湮沒,因此菩提道次第廣論雖然傳到漢地,但是並沒有真正的廣傳。當師父得到這一部論時,他為了想學,因此他不管自己的年紀和身體的狀況,毅然決然的跑到印度去學習,這期間遇到了許多困難的事情,但他不為所動,認真努力的學習……因此現在我們可以學習菩提道次第廣論是相當不容易的,而師父學習廣論的種種過程,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如果沒有師父的悲心,我們就沒有機會遇到這麼殊勝的教法。菩提道次第廣論是一部如何從凡夫,一步一步修行至成佛的論著,我們說成佛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祗劫,這個部分要好好的思惟。


    可以學到廣論,首先感謝師父為我們開創這一條成佛之路。等一下,我們先討論宗旨,再討論總體道次。


 






¡建立崇高的宗旨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主持人 黃俊傑 教授:非常感謝如證法師用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和我們分享他的學思歷程,我相信我們大家都得到非常好的感動與啟發,還有二十五分鐘,法師願意接受大家的問題,我們來進行雙向的互動。是不是在坐哪一位老師同學要先開始?請報告一下你的大名單位。


Q1:我是廣論同修羅秋美,我女兒今年即將成為大學生,他報名大專生命成長營,請他同學也一起去,他說不太可能,感覺上他們是有距離的,要怎麼樣讓他們對這個活動產生好要心?


A1:要能夠讓子女參加這些營隊,你自己要先瞭解營隊在做什麼,營隊好在哪裡,你在內心就有把握,例如你已經吃過某一種飲料,這種飲料你覺得很好,全部的人都講說這個飲料不好,你會不會斬釘截鐵的有一種感覺,這個東西很好,所以,第一個你自己要先瞭解營隊在做什麼,好在哪裡。第二個,再善巧的去瞭解這個人他喜歡的是什麼,你才能以他的角度來引導他。


     我們辦大專生命成長營,主要的內涵有三個方向:身體的健康、心靈的健康、生命的方向。我覺得大專生命成長營很適合廣大的群眾,身體的健康每一個人都需要,像現在得癌症的人很多,他是有一些原因可以探索,第二個心靈的健康,你這一生不管做哪一個行業,你要不要快樂?我想每一個人都要快樂,你當學生、當老師、當教授你都要快樂,做生意的人你也要快樂、從政你也要快樂,營隊心靈的健康引導你怎麼樣可以獲得真正的快樂。第三個生命的方向,有哪些方向我們可以探索的,探索生命的方向到你去世的哪一刻,你有賭定的感覺,覺得生命沒有白過,這也是每一個人的課題。


     整個營隊就引導這三個內容,你瞭解了可以去引導他,有些人比較重視健康,有些人比較重視快樂,如果他重視快樂,你就告訴他,那邊有一群像你這樣的伙伴在當義工,你可以去看看他們為什麼過得那麼好,如果他想追求生命的目標,你可以跟他講,他們會引導你一些生命的方向,我碰過好幾種父母,有一些小孩子很聽話,你問我為什麼要去,因為我希望你去,有一些父母知道小孩子的性向,喜歡錢,你去參加五天,我給你一萬塊,這個都是方法,你可以觀察一下。


     主持人 黃俊傑 教授:謝謝法師,在座有很多學校裡教書的老師們,所謂一流大學,專業研究非常好,可是學生生命的成長也要參與,可是我們有這個理想,但是我們實踐的次第和方法,也許在座有 許多 老師在這方面有疑惑,也 許 老師們願意先發言,本校共同教育負責的老師是我們生命科學院院長, 羅竹芳 老師,是不是有問題可以請教。 羅 老師不僅學術研究非常的好,而且教學工作也非常的成功。


Q2:羅竹芳老師:今天來這邊參加真的是非常的感動,希望法師給我們一些指引,現在專業的壓力非常的重,實際上,我們在生活裡面要關懷人群,這些老師們我們應該怎麼樣做,啟發我們的學生,關懷我們的社會,關懷別人,剛剛法師已經說了非常多的例子,我們還是希望法師給我們一些指引,我們應該怎樣做。


     主持人 黃俊傑 教授:謝謝羅院長,羅院長的問題有一點背景,在法師開示之前,做一個補充,五年五百億來了以後,這些所謂頂尖大學的老師們,特別是擔任行政主 管的 老師們,得到了一種五年五百億憂鬱症,台大醫院院長說,可能需要開一種五年五百億特別門診, 羅 老師的問題是一個普遍的問題,我相信法師一定有非常好的處方,謝謝。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個時候他就開始嘗試了,準備要做,很多人包括農業的專家,一些改良場的場長,還有包括做有機界的人,都勸我們說你們絕對不要做,我們基金會開展的階段是我生命出家後進入第二個階段,前面那個階段我自己本身對生命的體悟我把他定義成說是對自我認識的一個過程,第二個階段,對生命的認知是,對整個社會人類跟生命的方向認知的一個過程,因為在尋找人活著的目的到底是為了什麼?這是第二個階段。


        在這個階段的過程當中,實際上接觸了國內很多的人,接觸了一些有機界很用心的推動有機的人,還有教育界的一些人,我們在全省辦了幾個營隊,一個是教師成長營,引導他們生命的一些方向,我們接觸了很多老師,我以前印象的社會,因為我畢業很快就出家了,我以前印象的社會,我會覺得這個社會上的人,應該是很快樂,應該是像我的童年那麼快樂,應該是像我出家以前那麼快樂。


        可是當我接觸到有機界的人,教育界的人,我發現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不快樂。在教改以後,很多的老師都受到挫折。他們說,教育界有一個口號叫二無三等,無聊,無奈,等下班,等發薪水,等退休。我剛開始還以為只是一個口號,我們每年辦教師營,已經辦了十幾年,已經有上萬個教師在這個教師營裡面學習過,一個一個老師問,大部分的老師都是這樣講,而且他們說小孩子暴力的年齡一直降低。82年國二,降到國一,現在降到國四,社會變成這樣,很多老師都受不了。


        我去看了很多慣行耕作的農場,用農藥化肥有很多長豆丟在地上,農友說法師你不要呆了,那是給台北的鐵胃吃的,農場旁邊有一小塊地是種給自己吃的,其他的也是給台北的鐵胃吃的,我比較瞭解日常法師為什麼要做慈心有機農業的原因,他學習了佛法慈悲的概念,他學習了儒家的思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你自己覺得這個東西不好,為什麼還要給別人呢?我那個時候比較清楚要做慈心的原因,那段時間剛好有機會作了一些生命的分析,在我生命的分析裡面,我們有一個營隊,在那個營隊分析過好幾千人的生命,以前我覺得可能有錢的人會比較快樂,可能社會地位高的人會比較快樂,分析了那些人的生命並不快樂,還有一些人當律師當會計師,都是頂級的律師會計師,但是他們都不快樂,我在跟他們互動的過程當中,我在思考一個問題,到底人生存的目的是為了什麼?


        人生存的目的是為了求快樂,既然是為了求快樂,小 時候 老師告訴我們你讀好了書就可以得到快樂,長大以 後大學 教授告訴我們學歷很重要,如果這個東西真的能夠得到快樂的話,有了這個東西就不會痛苦,有了這個東西為什麼還這麼痛苦呢?有一個大學教授告訴我,你想要得到快樂,有一個東西最好用,就是錢,告訴你們一句話,你們一定要記住一句話,錢多事少離家近,老婆漂亮孩子乖,後來這句話又被改了,位高權重責任輕,他跟我說錢最有用,可是我發現快樂的人不多,而且大部分的人都很痛苦,賺錢是為了求快樂,但是賺錢到最後的結果是約束。台灣離婚率三對有一對離婚,那為什麼會離婚呢?吵不下去才會離婚嘛,吵得下去的還沒有離,兒童問題很嚴重,為什麼?因為離婚率高,很多單親家庭,我看了這麼多,我思索到底人類的問題出在哪裡?


        日常法師告訴我,這個時代好的地方每一個人該有的東西都有了,你想要衣服,一個人可能有好幾百件衣服,好幾十雙鞋子,你想要車子,那都不是問題,可是在物質過度的時代,如果你的心靈沒有辦法提升的話,你的心會變得空虛,在這個時代實際上我們要做的事情,比如說我們成立福智文教基金會,慈心有機基金會的目的,不是去取代這個時代,而是去輔助這個時代的不足。


        這個時代缺乏心靈的東西,快樂的東西每個人都要,他如果說社會地位很高,可是老婆天天跟他吵架,他會不會快樂,有一個大學教授,也是一樣,小孩子不聽話,他就很苦,不快樂,心靈的快樂在人的生命的快樂應該佔第一位,心靈的快樂沒有了,再多的物質他不能帶給你真正的快樂,那個時候體會到這一點,我發現如果我要尋找一個正確的生命的目標,我應該給人的東西看不到的東西能夠看到到,健康怎樣得到真正的健康,怎樣能夠讓你的心靈得到真實永恆的快樂?


        我發了一個願,我要改變這個世界,我要讓這個世界的人都能夠得到真實的快樂,我讓所有的人都能夠看清楚他的生命,快樂不會太難,跟日常老法師走過來的過程,我發現快樂不會太難,快樂在誰的身上?快樂就在我的身上,那為什麼我不能從我開始改變起呢?你每一個人只要學到這個東西就能夠得到快樂,我告訴你你只要能認清自我,代人著想,學習瞭解別人,學習跟每個人互動,你就能夠快樂了啦,就這麼簡單,為什麼大家不懂這個東西呢?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的學思歷程-如證法師2007 四月三十日  主持人: 黃俊傑 教授


        敬愛的如證法師,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校內外的朋友,我是本校歷史系黃俊傑,承蒙教務長兼共同教育委員會主委蔣教務長的指示,來負責今天晚上如證法師的學思歷程講座,我覺得非常的光榮,也覺得非常的興奮,在如證法師開始演講之前,我要用幾分鐘的時間,報告兩個事情,第一個事情是為什麼我們要辦理台大的學思歷程講座,第二個事情是為什麼邀請如證法師作今天我們的主講人,是因為什麼樣的因緣。首先講第一個事情,剛才在另外三個教室經由實況轉播,因為在這個主場地坐不下,在其他另外三個教室聽講的同學老師也一併向大家問好,剛才開場的時候忘了,特別講到這一點,非常抱歉。


        十二年前我們為什麼要辦理台大學思歷程講座,是有一些特別的用意,主要是基於以下兩個考量,第一個考量是包括我在內,我們台大許多關心教育的師生,都深深的感覺到,現代的大學教育一天天的走向數量化、標準化、商品化,在這樣的數量化、標準化、商品化的教育環境裡面,所傳遞的知識很有可能把我們的年輕人訓練成一個在某一個方面很有競爭力,但在其他方面完全不圓滿的一個生命。


        舉個例子來講,現在政府推動中的五年五百億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他的考核指標就是要高科技人才的培養,產學合作,SCI論文生產的數量等等,在這些指標之下,正如去年十二月三十一號我在同樣的這個場地,參加本校福智青年社及國內各大專院校的福智青年團體的年終會的時候所講的,我說如果是在今天孔子和他的團隊,申請頂尖大學計畫,大概審查結果是以「槓龜」結局,孔子的團隊沒有生產SCI論文,還有沒有發表ScienceNaturepaper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正如日常法師所講,教育是人類升沈的樞紐,教育之所以是人類升沈的一種樞紐,根本原因在於教育,特別是大學教育,是否能夠協助年輕人生命的成長,我們台灣大學固然在致力於專業的研究,但是我們更關心協助大學生生命的成長,這是我們辦理學思歷程講座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我們是深感現在的大學除了經費不足,所以本校五年五百億,第一年得到三十億叫做含淚接受,除了經費短缺之外,我覺得最根本最嚴重的乃是在於精神資源的貧困,因此我們要辦理這個講座,不講專業,而請在生命上很有成就的前輩來講,他們精神提升的歷程。以上是報告這個講座的緣起。


        第二個問題就是今天邀請如證法師前來與大家見面,是有一個特殊的因緣,在六年前十月,我第一次去屏東大仁技術學院,參訪當時正在舉行中的全國大專教師生命成長營,第一次拜見日常法師,當時日常法師坐中間,如證法師和我分做兩側,在日常法師講話的時候,我注意到作為弟子的如證法師那種專注那種眼神,我深受感動,在國內外的大學校園,走了這麼多,我極少看到這樣的依止師長的貞定的情操和眼神。

mi00280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